行业分类
蓝光阵营在华成立测试中心拉开攻坚序幕
日期:2009-09-27 07:57  点击:512
一天内在中国市场打出四大重拳,蓝光DVD阵营由此拉开对中国市场的正式攻坚战,但蓝光阵营迄今悬而未决的专利问题,也成为其敲开中国市场大门前一道难以回避的门槛。

  四拳齐发

  “我们希望通过蓝光这个统一的格式帮助国内企业走出中国,在世界范围共同开展蓝光事业。”昨天,蓝光光盘协会中国工作组主席、日本先锋技术研究开发本部执行董事松村纯孝如此开场白。

  当日,蓝光光盘协会在京宣布了在华市场拓展的三项进展:在华首家蓝光光盘测试中心成立、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即将进入蓝光光盘格式,以及将在中国启动蓝光光盘生产。

  其中,作为蓝光阵营中国产业链极重要的环节之一,蓝光光盘在华首家测试中心、北京赛西科技的成立,标志蓝光阵营已在中国建立起针对制造商的蓝光DVD碟机测试认证机构,缩短蓝光DVD在中国的开发与上市。而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通过蓝光阵营技术评估,则标志蓝光光盘格式未来将有来自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

  蓝光DVD碟片中国制造基地筹备也接近尾声。索尼光盘及数码集团总裁Dieter Daum昨天宣布,容量达25GB的蓝光碟片BD25和容量达50GB的BD50将在索尼旗下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生产,新索上海工厂的厂房扩建已接近尾声,扩建后生产面积将达到1.3万平方米。到今年底,上海工厂将具备月产50万片BD50蓝光碟片的产能。
  同日,索尼中国公司还针对蓝光DVD在零售市场发动强大促销攻势:购买索尼蓝光DVD碟机S300,赠送正版《功夫》《蜘蛛侠3》《丛林大反攻》3张蓝光碟片。索尼并计划7月在华推出《反恐特警组》《极限特工》《垂直极限》等新的蓝光影碟。

  一天内同时启动四项举措,强大攻势背后,显现出蓝光阵营对广阔中国市场的炽热欲望。

  攻城略地

  “自上次与中国媒体见面,至今有近10个月时间。其间我们很高兴看到蓝光格式之争已经结束,蓝光产品在全球的销售正快速增长。”蓝光光盘协会中国推进小组主席、松下电器研究开发中国公司技术合作与标准化所所长赵桂志昨天介绍了蓝光阵营今年1-6月的全球发展。

  最大进展来自加盟企业的增多:目前蓝光阵营已从最初18家企业扩大到全球186家,并在今年4月首次超越国际DVD论坛,DVD论坛成员则从顶峰的240家降到160家,这意味全球越来越多企业弃DVD而转投蓝光DVD。在中国,已有14家企业加入蓝光阵营,包括万利达、TCL、德赛、奇声等碟机巨头。

  蓝光DVD碟机在北美和日本市场已进入快速普及期。在日本市场,今年上半年蓝光播放器已占整个碟机销售金额50%以上。而整个2008年,预计蓝光播放器和蓝光光驱总销量将达到1300万台。欧洲市场预计明年也将进入高速成长。

蓝光阵营在全球影碟市场也一路势如破竹。索尼光盘及数码集团总裁Dieter Daum透露,目前全球已发行650部蓝光电影,其中索尼发行了122部。今年1至6月全球蓝光影碟共计销售525万张。而最近两年间,蓝光影碟全球销售已突破1亿张。

  “从发展趋势看,第一个达到10万张销量的DVD影碟《空军一号》,经历11个月销售才突破10万张;相比之下,第一部达到10万张蓝光影碟销量的《007皇家赌场》,仅用两周时间。这充分说明蓝光普及速度比DVD要更快。”索尼影视亚洲副总裁马天明如此表示。

  尽管蓝光阵营迟迟才涉足中国内地市场,但此前一年多时间里,蓝光阵营已成功占领众多周边市场:2007年4月,索尼进入中国香港,之后一路敲开新加坡、中国台湾、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市场大门。目前蓝光业务已占索尼亚洲业务20%权重,并在亚洲发行了84部蓝光影碟。而在中国内地市场,索尼蓝光影碟在中国内地的总代理泰盛文化,已在内地发行6部蓝光电影,其计划最终在中国发行100部蓝光影片。

  专利隐患

  值得玩味的是,相较蓝光阵营在全球市场的快速发展,曾深受DVD专利追索之痛的中国碟机厂家,绝大部分至今仍按兵不动,不外乎担心重蹈此前DVD市场3C、6C乃至N个C轮番上阵,分别追缴专利费的覆辙。

  对此,蓝光阵营成员飞利浦、松下、索尼等高层昨天表示,建立蓝光“专利池”是蓝光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蓝光阵营18家主要专利拥有者正鼓动其他专利拥有者参与到专利池建设中,尽可能为蓝光专利被授权者建立一站式解决方案。松村纯孝表示,蓝光光盘协会期望在2008年内达成共识,并将专利池公布于众。

  “蓝光DVD已在全球形成对中国市场包围,其最后障碍就是高昂的市场价格。”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对此评价,“索尼蓝光DVD碟机目前中国市场售价高达4000余元,中国碟机厂家不参与蓝光阵营,蓝光碟机成本就无法大幅下降,也无法真正普及,但中国企业顾虑蓝光专利费之巨,又始终在观望。”

  “蓝光阵营在中国能否破局,最终恐怕还取决于蓝光阵营的策略是‘休养生息’还是‘涸泽而渔’,但无论如何,留给中国企业的时间都不多了。”陆刃波表示。 本报记者 段志敏 实习生 张帆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30 13:38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