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业的福地
日期:2009-09-23 06:52  点击:503
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业的福地
 
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业的福地
 
临安经济开发区已经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提及临安,人们会想起享誉海外的鸡血石、小核桃和秀丽的青山湖,但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临安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位于市区东大门处,由经济开发区托起的新城区正成为这座绿色之城新的“活力源泉”。

  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临安经济开发区的增长速度均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第二位,北区第一位,连续两届当选“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这个只有8年历史的开发区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大基地,并已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通讯员 戴志红 早报记者 周瑜

  A

  诞生:果断思变赢得先机

  临安的县治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悠久的历史沉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实实在在地奠定了这块江南现代化前沿地域的人文精神和人生品质。

  绿色是临安的主色,它背靠“大树华盖闻九州”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怀抱“船在林中行,人在画中游”的青山湖国家级水上森林公园。然而,临安也是浙江省内陆面积最大的山区县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优势随着经济浪潮的涌动开始消退,如何发展经济成了临安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2000年初,临安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一次如何加快临安经济发展的大讨论,把焦点集中到了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突出问题上。在同年召开的中共临安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和临安市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一致决定把块状经济和园区经济作为加快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

  临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动力,从此临安经济开发区进入了实质性的启动阶段。2001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临安经济开发区,该开发区也成为全省最后一批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正是七年前这一果断的“思变”,为今后的发展赢得了先机。
B

  发展:7年开拓渐成“聚宝盆”

  行至与杭徽高速公路互通的开发区主入口,便看到一座高耸的立塔拔地而起,这幢由浙江万马集团建造的高达158米的厂房是目前国内建筑最高、生产工艺最先进的电缆生产立塔之一,已经成为临安经济开发区的地标。而这座立塔也似乎预示着临安经济开发区快速的崛起。

  “短短七年,开发区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黄国林告诉记者,七年前,临安经济开发区还是个默默无名的小辈,批准面积少,产业基础薄,环境容量小。七年后,在众多开发区先行一步的情况下,临安经济开发区不仅成为我省首批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的开发区之一,还相继获得了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浙江省最具投资环境竞争力开发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看看已经入住开发区的主人:连续两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视察过的、世界空分设备领先的制造商杭州制氧机集团;世界物流搬运设备制造商、国内第二大叉车制造企业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百年西子,争做永磁电机专家的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国内数控机床一流企业杭州凤起机床有限公司……这些龙头企业和项目纷纷集聚临安经济开发区,正是这块热土渐成投资宝地最好的佐证。

  C

  目标:软硬设施促特色之路

  七年时间里,临安经济开发区通过不断的吸收养分,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临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之路。

  从最初的“污染不能达标治理的项目不进”到环保前置、建立完整的项目入区评估体系,从最初的招商引资到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选商择资。七年中,开发区婉拒了总投资超过40亿元的项目,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污水处理工程、污水提升泵站、在线监测系统、污水收集管网等等,“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成为开发区新时期的努力方向和最终目标。

  2002年初,开发区明确提出了“三年迈大步、五年成规模、十年变新城”的发展目标,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促进“农业向工业转移、农民向市民转型、农村向城市转变”,造区和造城同步推进。50多公里长的城市道路形成纵横交错、畅通无阻的交通网络,来自于太湖源头的自来水实现与临安主城区同网同质同价,华东电网供给的电力确保开发区不停电,区内的供热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电信、电讯、宽带等工程全面完成。

  为了让客商在开发区“宾至如归”,临安经济开发区把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永恒的主题,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服务机制。特别是大批杭资骨干企业梯度转移后,从2006年的项目推进年到2007年的项目动建年再到2008年的项目竣工年,开发区实施“项目化管理,制度化推进”工作机制,建立了工作进度督查通报制、日报制和取消双休日、每天17小时工作制等七项制度,实施了机具不停、雨天不停、夜间不停、节假日不停“四个不停”办法,提出了不讲理由、不提困难、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三不一看”工作要求,力促项目早竣工、投产,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浙江大学等周边一批知名高校和境内的浙江林学院组成的“家门口的高教园区”,也为到开发区投资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D

  崛起:两大基地格局初具规模

  眼前一片开阔平整的土地被青山环抱,“这就是浙江省科创基地拟定的区块。”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黄国林指着南面的一个区块介绍,“已开发的区块主要是先进装备制造业,今年11月建成的大园路延伸段将贯通已开发区块和科创基地区块,直线距离不足一千米,两大区块可以实现互动和共赢。而集镇区块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黄国林说:“临安经济开发区的开发是在浙江融入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启动的,这就决定了开发区的发展模式不能单纯以追求粗放式的GDP为目标,而必须遵照科学发展观,以优质项目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持开发区的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开发区并没有招引似是而非的项目,而是在全省开发区中率先提出了“亩产论”的概念。现在开发区的投资密度已经超过198万元/亩,高于全省开发区的平均水平,销售产值超过50亿元/平方公里,达到国家二类开发区标准。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开发区现有的主导产业,投资额占开发区总投资额的82%。其中尤以承接杭资工业骨干企业的梯度转移为重点,杭州制氧机集团、杭州叉车集团、西子奥的斯等一批重点企业均在开发区建立产业园。

  而高新技术产业则是开发区正在快速崛起的新型块状经济。现在,临安经济开发区正按照浙江省市有关领导“建设创新基地,发展临安经济”和“先做配套后做环境再引企业”的要求,做到规划超前、环境先行、项目优质,吸引更多省内外、国内外知名的“中字号”、“浙字号”的科研院所尽早入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把该基地建成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基地。2008年初,以浙江省38家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技项目,经浙江省政府同意在开发区兴办浙江省科技创新基地,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

  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E

  未来:“二次创业”谋增效提质

  目前,开发区已累计引进总投资达百亿元的百余家企业,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5家。七年时间内,开发区90%以上的土地覆盖上了厂房,工业销售产值和实缴税金按三年翻两番的速度递增。 2007年开发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6.9亿元,实现税金1.82亿元,分别比2002年的2.5亿元和808万元增长了22.8倍和22.5倍,其余各项经济指标平均增幅基本保持35%以上。

  2008年3月,在开发区的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临安经济开发区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要求在取得高速增长之后,谋求进一步的大发展——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产业,完成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基础完善和高效产出、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的开发建设以及城市区块现代服务业的功能配套。

  “青山湖周边万栋别墅的开发,将使开发区成为富庶之地;科创新城的建设,将使开发区成为人才摇篮;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将使开发区成为产业洼地;城乡一体化的实施,将使开发区成为工业新城。”黄国林主任描绘的开发区未来发展蓝图已经在我们面前亮丽显现。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9 03:4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