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重庆转型要做西部的香港
日期:2009-11-22 20:00  点击:528

在中国产业转型的大浪潮中,重庆这座传统工业山城正转变为工商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市区内新式高楼大厦林立,驾车行驶在蜿蜒的山城市区道路,宛若置身于中国西部的“香港”。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重庆位处西部发展中心、角色与地位重要,不似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起步早,重庆作为一个经济后发城市,面对的问题绝对与沿海不同,作为三千万人口大城市管理者的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指出,“重庆现在的经济规模相当于十年前的上海规模,但我们面对的难题跟上海全然不同!”

  后发城市 避免社会问题

  昔日以经济发展为重的现代化发展观,至2000年后开始浮现出新社会问题,以珠三角为例,外来流动人口过多造成城市负荷过重,先发的沿海城市现必须重新“补课”,探索城市与人口间的和谐发展关系;但重庆作为后发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里,就必须避免步上沿海后尘,这是个全新的城市管理思维。
  从西方城市化发展历程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辅相成,“历史经验显示,当农业比例降低至10%以下后,农民生活基本上可与城市没有差异”,黄奇帆指出,“但是西方的城市化过程,在城市周边出现大量贫民窟,中国要走城市化的道路,但也须避免西方曾发生的问题,贫民窟就是一个例子。”

  六项优势 吸引企业投资

  不似西部沿海城市经济起飞早,重庆作为西部山城后发城市,既要积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也要避免沿海城市出现的发展后遗症,并寻觅自身优势,“由于能源、运输、人力等要素成本提高,沿海地区优势已削弱”,黄奇帆从区位比较优势认为,“重庆有六个硬件方面的比较优势,可以吸引沿海企业来重庆投资。”
  就地理位置看,重庆位居西部地区中间地位,区位交通最接近东部;在能源供应上,重庆的成品油、电力、煤炭、运输成本只有沿海地区的60%;在生活机能上,重庆是内陆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活服务条件较好;在工业基础上,重庆是老工业基地,有五大支柱产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拥有六百至七百万农民工大军。
  在人才供应上,重庆有三百所中专职业学校,五十六所大专院校,每年有十五万毕业生能提供充足专业技术人才;最后,重庆实施最优惠的所得税政策,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特殊的优惠政策,重庆在西部地区财务和税务成本最低。$Page_Split$

  科学思维 着重产业配套

  对于投资设厂产业,重庆也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黄奇帆强调,重庆将重点承接五大领域加工贸易,一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承接以航空运输为主的产品,例如集成电路、笔记本计算机等“两头在外”产品,三是承接以E-mail等通讯为载体的产品,像是服务外包、软件设计、呼叫中心等,四是承接“一头在内、一头在外”,能够在重庆就地配套的产品。
  在交通物流建设部分,黄奇帆指出,重庆要建立内陆地区第一个、也是西部地区的保税港区,要做为沿海的保税港区配套,成为沿海保税港区的保税港区,此外,在软件建设上,重庆有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长寿化工园以及卅个区县开发区,总共为加工贸易产业准备三百平方公里土地,再搭配建立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后,可直接提供给加工企业使用。

  重视环保 有效整治污水

  重庆吸引加工贸易产业还有一条重要标准:环保。维护长江水质攸关下游数亿大陆民众健康,“从地球资源角度看,仰赖资源为主的企业最终都会面临危机,事实也显示,先发展后治污的发展路径,成本太高”,黄奇帆指出,“从‘科学发展观’思路,重庆放弃传统的经济至上发展观,实行一票否决制,环保不过、就不批准!”
  重视环保是重庆过去十年最大转变,“2002年时,重庆主城四百万人口排放的一百五十万吨污水,90%没有得到治理”,黄奇帆表示,“现在两百万吨,100%治理达标才排放,沿长江区县和乡镇污水治理率,也由10%提升至50%,平均达70%,五年后要达90%水平”。

  改革创新 解决管理难题

  将重庆从传统工业城市转变现代工商业城市,地方官员必须拥有更多解决难题的理论与方法,曾任职上海浦东、多年思索城市管理方法的黄奇帆,对此颇有独到见地,“日常工作中的大多数问题都是事务性的,只要依靠基本的素质和责任心,按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就能解决”,他分析,“但是在实践中也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靠一般的方法解决不了,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才能解决。”


  “所谓特殊问题大致有三大类: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黄奇帆更细致地指出,“这些特殊问题,要么是在原有的体制、政策和实际条件下无法解决的,要么是突发性的,没有先例可循,要解决,就必须改革和创新”。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7 08:4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