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说,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增长20.8%。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行业经济效益开始扭转负增长的局面,计算机、家用视听设备和电子器件成为拉动全行业效益增长的主要力量。 产品产销衔接良好,生产手机5.48亿部,增长14%;计算机1.21亿台,增长29%,手机、计算机、彩电等主要产品产销率均达98%以上。目前,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27569家,其中制造业14601家,软件业12968家。
统计显示,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41.6%,比上年增加了6.3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达到2.1亿,比上年增长7000万以上;城镇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9.7台/百户,彩电拥有量超过151台/百户,二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5%和5%。国家信息化投资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接近10%,电子政务投入在电信建设投入的比重为12%。企业电子商务不断推进,电子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销售额占营业额的比重达40%。 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我国主要消费类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为85.2,降幅较上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比全国CPI低19.6个百分点。
公报指出,当前有四大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国家宏观环境变化影响加工制造的比较优势。当前国家政策调整,在推动结构调整、创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环境、保障工人待遇上正在取得积极的成效;外资企业做出的调整对产业的影响日趋突出,做好政策的衔接引导、避免产业出现大起大落成为新的课题。
二是全球产业链分工和整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制造环节代工化,非核心业务外包化,业务外包的整合化,外包内容从单独的生产、设计或服务转向综合生产、设计、材料、物流、维修、测试等在内的一揽子体系,而且生产与服务重组、软件与硬件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我国大陆企业的业务相对单一,在产业链中处于较低的环节,面临产业链的发展变化,亟须加强资源整合,才能适应更高层次的竞争。
三是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要求日益迫切。产业发展面临全新的理念,出口面临新的壁垒。欧盟的RoHS、WEEE、REACH、EUP指令,对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回收等提出了明确的生态要求,企业将因原材料、设备更换以及内部机构调整和设计生产流程变革而增加生产成本,相关的检测成本也将提高,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成本优势是一个新的挑战。
四是伴随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不容忽视。随着产品更新加快,部分产品售后服务(如平板电视、手机等)跟不上技术发展步伐的问题日益突出,基础产品标准不统一也对市场规范和环境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形势日益严峻,工作开展相对滞后; 代工业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许多无品牌但功能齐全的电子产品,对企业营销思路和行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产业融合趋势加快,大型运营商和渠道商不断介入制造业,使国内品牌企业面临与市场关系割裂的格局。
公报强调,由于技术业务转型升级、全球产业资源整合、宏观政策环境调整和灾害性天气出现,导致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形势日趋复杂。促进结构性调整和预防大起大落将是2008年产业发展的两大重要课题,预计全年产业增速为1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