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上海IC发展在于“智”而非“制”
日期:2009-09-28 06:24  点击:370

52SMT评论:
上海希望成为中国的硅谷,但是仅靠地理位置是不够的,人力资源及成本,土地使用成本,本土技术落后,理论研究与生产脱节,都限制了发展。

随着各地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引进的增多,特别是2007年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超过上海(上海为389.5亿元,江苏近600亿元),业界因此就得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已落后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在国家以自主创新的科学发展观、不再唯GDP论英雄的今天,上海IC产业要想继续服务于全国并走向世界,就必需大力发展自己已显优势的软实力——“智力”,而不是与兄弟省市去争生产线项目——“制造”。

上海IC产业已构建起包括IC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国内最为完善的产业链。由华虹集团、上海创投、上海大盛、张江集团、上海贝岭、上海信投及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多元化入股创立的非盈利性公共研发平台——上海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投入11.5亿元建设的“12英寸/65至45纳米级”产品中试线土建工程即将完工,预示着中国首个纳米级IC工艺研发公共平台将在上海形成。除在建的中试线外,还依托上海贝岭提供的6英寸产品线“特种工艺平台”、华虹NEC厂房内运行“8英寸/130至90纳米/铜互联线”项目进行相关工艺研发。

据悉,一些中小型IC设计公司也在中试线上小批量流片,而一些本土公司研发出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也将在这些中试线上试产。据了解,该中心在与浙江一家企业进行MEMS红外探测芯片研发的成本只有国外的同类产品1/10。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守雷介绍,上海目前160多家IC设计公司近两年已陆续进入收获期,诸如在基带、RF、多媒体处理器等基本可满足手机对芯片的配套需求。
 

应该说,这一切都是上海IC的软实力得到提升的见证,也是上海定位于服务全国的实现保证。所以,制造业发展放缓对上海IC产业而言并非负面效应,而应视为上海在中国IC产业新一轮发展中率先导入了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的轨道,这也是与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基调相一致的。而就IC制造业务本身,据张江相关人员介绍,上海目前采取了与内陆省份开发区彼此扬长避短的合作方式加以推进。据悉,长电科技也在上海投资了数家IC设计公司。

以“合作加速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08集成电路产业链国际合作(上海)论坛”的召开,正是看到了中国IC产业对国内外合作创新机制建立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科学发展、区域合作、自主创新”的论坛宗旨。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薛自表示,近30年的中国IC产业前20年几乎是闭门发展,产业链要想得到协调、优化发展就必需加强区域、国际间的合作,上海与SIA、SEMI等国际行业组织开展交流是加快上海IC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信SIA总裁George Scalise对IC发明50周年的启示、SEMI总裁Stan Myers从设备材料发展趋势及展望、UMC董事长兼执行长胡国强指出IC设计公司成功之路等的演讲,都会给“创新”助中国IC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带来建设性的启发建议——只有创新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而第6届产业链论坛首次将通路商引入,则为我们的创新内容付诸应用在做着渠道上的准备。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7 20:3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