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国产手机的失败:集体无意识
日期:2009-09-28 06:21  点击:463

52SMT评论:昙花一现的模仿工业,是难以生存的。我们一定要走专,走强。

国产手机的失败,本质上不是产品的失败,而是战略上的集体无意识所致。

 

从2006年初开始,一些在外观上对热门品牌手机进行模仿的无牌照手机(俗称“黑手机”)大量出现在市场上,其模仿能力之强,连行业人士都难辨真伪。没过多久,从模仿中快速积累经验的黑手机厂家甚至开始了“自主研发”,新概念也层出不穷。大屏、手写、电视等概念全部完美地融入到他们生产的手机当中。

 

在这种环境下,国内手机厂商的反击措施是进行电视直销。他们开始利用电视媒介,进行“反复轰炸式”促销,用各种缺乏事实支撑的“新概念”、“新功能”,迷惑甚至欺骗消费者。

 

“波导售股夏新卖楼,国产手机巨头割腕求存”,这是业界对目前国内手机厂商的感叹。昔日手机市场上的龙头,如今竟沦落到出售股权、变卖房产的境地。

 

这正是国内手机巨头们在战略上迷失的代价。“优秀往往是卓越的敌人,成功往往是更成功的障碍”。手机厂家们只知道抓住机会,永远去抢占“第一桶金”。这在时机对的时候,当然会大赚,但大赚的同时,如果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结局只能是失败。

 

以波导为例,波导当年最自豪的是它的销售网。1999年8月波导开始建立自营渠道,随后迅速在全国建立28家分公司和300多个办事处,销售触角一直延伸到县、乡镇级经销商,全国分销商达16000余个,零售点上万个。庞大的销售网络在给波导带来辉煌的同时,也为波导接二连三的亏损埋下伏笔。如今波导的新产品无法占领市场,很大原因就在于其庞大渠道的存货无法处置。

 

更可怕的是,在造车热掀起的时候,2004年波导也在汽车行业转了一圈,与南汽成立合资公司,但很快又因为双方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只好选择“出走”。

 

纵观国内手机厂商几年来的节节溃败,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本土企业,国内手机厂商无一例外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机会上,即赌机会,而没有足够的耐心经营产品,打造品牌价值。既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没有为核心能力的打造做足够的投资,结果必然是整体的衰败。

 

目前,很多手机厂商又把目光对准了3G,历史的怪圈会不会又重演,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7 23:4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