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机的没落已不可避免
尽人皆知的“山寨”一词,最早源于深圳华强北商业街生产的低端手机。
作为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这里曾云集了2000多家与手机相关的商铺,通过低成本模仿主流手机产品的外观或部分功能,制造出大量廉价低端手机,销往国内乃至出口世界各地。华强北也因“山寨”手机卖场扎堆而被戏称为“山寨一条街”。
日前,华强北商业街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度公开回应“年底华强北空铺潮加剧”现象,证实了华强北的空置率确实处于 “历史最高位”。曾经“一铺难求”、租金惊人的华强北,如今正在经历萧条冷落的寒冬。
“山寨”手机的兴衰史警醒中国制造:如果一直停留在模仿阶段,总有一天也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纯“山寨”几乎消亡殆尽
鼎盛时期,华强北有电子专业市场36家,经营商户26252户,年销售额约3000亿元,是全国经营商户最多、产品最全、销售额最高的电子商业街区。
华强北商铺向来是商家热炒的对象。在过去主要组装销售山寨机的明通数码城,一个1.2米长的柜台转让费需十几万元。
但记者日前在明通数码城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光景。卖场人流量稀少,不少铺位都打出了“转租”广告。深圳市福田区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华强北商业街的36家电子卖场共有空铺3500多个。空铺主要集中在手机及配件卖场,经营山寨手机为主的卖场空置率高达30%以上,明通数码城空置率接近40%。
与此对应的是,在今年秋季的第112届广交会上,原先充斥各个展台的 “山寨”iPhone、“山寨”三星几乎不见了。
深圳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会长唐瑞金坦言,在这一年里,纯粹的“山寨”几乎消亡殆尽,带有“微创新”的小品牌,在国外从欧美市场转向南亚、拉美和非洲等不发达市场,在国内则“撤退”到了乡镇、农村市场。
“山寨”手机由盛转衰的警示
“山寨一条街”的萧条和“山寨”手机在广交会上“消失”,折射出山寨行业已从巅峰走向衰落。其短暂的兴亡史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却是“前车之鉴”。
“短期暴利”没有前途。明通数码城一位经营“山寨”手机的小商户卓界鑫告诉记者:“过去高峰期一天出货600多台,现在一天就出几台,利润更是低到几块钱一台。”
“一味模仿”没有出路。一方面,大品牌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厉害,完全复制品海外客户也不敢下单,怕招来官司;另一方面,国内也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单纯的复制品几乎很难光明正大拿出来展销。
曾在明通数码城工作多年的曼哈数码城总经理徐承亮告诉记者,如今低成本的原始“山寨”手机已被市场淘汰,而高成本的智能“山寨”手机又无利可图,不少过去靠“山寨机”起家的商户只好撤柜或转行,由此酿成了华强北“空铺潮”。
“低价竞争”没有优势。深圳凯迪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房林禄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国内小的手机制造商一般至少需投资10万美元才能建一条生产线,年出货量5万台左右。一台类似于三星GalaxyII的安卓系统智能手机,出口价格约103美元,更大屏幕、双核CPU的报价150美元。一台如此“高端”的手机,却只有20元-30元人民币的利润。
薄利倒在其次,更要命的是,过去“山寨”手机主打的南亚、拉美、非洲市场如今也成为老牌巨头诺基亚等以及国内品牌华为和中兴的主打“猎物”,“山寨”手机原先唯一的价格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告别“山寨”后还需创新发力
见证了“山寨”手机历史,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冯向阳深有感触:我们的一些中国制造如果不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有一天会不会像“山寨”手机一样遭到围剿而毫无招架之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手机行业经受了“山寨”手机的教训,开始在核心竞争力上进一步加大投入。
据IDC、Gartner等多家研究机构最新数据,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前十位中,中国品牌中兴、华为及TCL分别位于第四、第六和第七位。而在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中兴、联想分列第三、第五和第九位。
记者在华强北走访发现,越来越多的临街店铺已被国内品牌手机买下。可是,一组残酷的数据也在提醒中国制造在告别“山寨”之后还需进一步发力:苹果和三星以不到30%的市场份额赚走了90%的利润,而年出货量近12亿部的中国手机企业获利微薄。
艾媒咨询智能手机研究部负责人说,目前,中国手机制造商主要抢占的是千元智能机这一相对低端的细分市场,甚至有些品牌“赔本赚吆喝”。产业研究机构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说,通过仿冒完成制造业的原始积累是很多后发国家的共同路径,但完成原始积累后,就必须转入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进而实现原始创新。中国制造只有真正做强了技术、做大了品牌,翅膀才会硬起来。 (据新华社深圳12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