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商牵手代工巨头
吉利为何选择富士康作为合作伙伴?
杨健解释称,富士康的强项在电机方面,而电机是电动车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他表示,已与富士康集团有过多次接触。杨健说,新能源车在未来5年内产销量都不会有很大的提升,但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富士康合作是为吉利未来的电动车战略提前布局。
吉利管理层指出,除了零部件方面的合作,吉利汽车与富士康不会在整车生产方面达成任何合作协议,更不会让富士康代工吉利汽车。
相比吉利的高调,富士康对此颇为低调,富士康媒体负责人刘坤对记者表示,对此事不愿多作回应。
实际上,富士康近年在新能源领域也有所布局。2010年,富士康与英利集团在大同合作兴建多晶硅生产基地,“而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产业的一个重要应用行业,所以富士康与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可以看作是其在实施既定的新能源业务战略”,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指出。
比亚迪从容应战
吉利与富士康的合作消息传出,立即被外界解读为挑战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地位。
在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业,比亚迪与吉利素来是“你追我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2010年吉利共完成整车销售41.62万辆;比亚迪略胜一筹,其全年销售汽车51.71万辆。
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同样具备优势。比亚迪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李黔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2010年,E6的月均销量在100辆左右。
而吉利目前虽有IG太阳能电动车、EK-2熊猫高性能电动车、GPEC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及GSG吉利智能启停系统等新能源车型,但都还处于展示阶段,少有量产车推出。
“这主要是因为吉利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基础不太厚实,关键零部件的自产率不及比亚迪高,过多地外购了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一方面增加了吉利的造车成本,另一方面也延缓了其研发新车型的速度。所以目前吉利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寻找合作伙伴的积极性很高”,在李宇恒看来,如果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能够实现深度合作,建立合资企业,那么合资企业一旦借鉴双方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其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市场是流动的”,比亚迪高级副总裁吴经胜表示,他们并不能阻止同行在新能源车上的迈进,他们能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