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例子是最早在成都落户的IT巨头英特尔。
“英特尔在成都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双赢的范例。”来到成都8个月后,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成刚第一次谈及对成都产业环境的认识。
卞成刚在英特尔工作12年,其中超过11年是在英特尔上海浦东基地度过的,在上海与成都工厂的整合中,他成为了英特尔成都工厂新的掌门人。
2009年的那一次整合对英特尔意义重大。这家全球最大的CPU巨擎关闭了位于上海的封装测试厂,并在当年将这个工厂及部分员工搬迁至成都。同年,英特尔宣布对成都追加7500万美元投资。这是继2003年和2005年两次投资之后的第三次增资,至此英特尔已在成都投资6亿美元,员工超过3500人。
卞成刚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很高兴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时走进成都。目前,英特尔在中国的北京、上海、成都和大连形成了独特的布局,并拥有清晰的定位,其中,英特尔成都工厂是世界一流的芯片封装测试厂,未来,该工厂将成为全球封装测试来料的重要供应基地。
英特尔成都/四川公共事务经理顾仪告诉记者,英特尔作为同行中第一家进驻成都的企业,“遇到的挑战是最全面的,种类多、难度大”。但率先进入也让英特尔在资源、人才等方面占据了先发优势。过去几年,她甚至成了许多进驻成都的企业同行们的“顾问”。大到当地水、电、气如何与工厂的要求衔接,细到外地员工来蓉后子女的入学问题……事无巨细,如果企业在入驻新的地区时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企业下一步的投资计划必然受到影响。
制造业整合路径
与许多同样立志在此波转场中仓促分羹的竞争城市不同,成都在接力之前,已经勾画了多年的产业整合路径。
“英特尔和德州仪器两大芯片巨头的工厂出现在同一个园区,而且相隔仅几条马路,在世界其他任何城市,你都很难看到同样的情况。”汤继强指着成都高新区的产业规划图对记者说。
在从业者看来,成都的思路不是单纯为了增加某年的GDP而引进一个企业或一个工厂,而是通过引进全球顶级的高科技制造业,形成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工业园区,最终带动本地高科技产业全方位发力。
周旭辉也是一名电子制造业中的“老兵”,其创立的金亚科技已于2009年成为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之一。对于成都的制造业,多少年来最让他不解的是:成都聚集了众多的科研院所、电子工业人才和技术,为何本土电子制造企业却难以形成规模和品牌?
但在2010年,当看到富士康、仁宝等大型代工厂入驻成都时,周旭辉坦诚地说“既有压力,又备受鼓舞”:压力主要源自对人才的抢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据了解,目前,在金亚科技所处的高新西区,不少工厂开始有熟练工人、技术人员跳槽,加入待遇更优厚、规模更大的富士康。动力的来源,则是身边多了一个“师傅和对手”。周旭辉认为,“从长远来看,富士康等大企业对当地的产业链促进作用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是对企业管理水平、生产制造的工艺水平,还是对熟练工人、生产管理人才的培养都将带来好处。”
周的观点至少得到了最近7年的发展验证。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2003年,成都本土的芯片设计企业仅有10多家,产值不过两个亿。2003年,英特尔进来后,芯片设计企业发展迅猛。来自成都高新区创新中心的数字显示,2008年成都的芯片设计企业数量上升到50多家,目前这一数字已上升到80多家,其中有3家本土设计企业产值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