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龙芯处理器研发与产业化团队掩饰不住兴奋。因为,几天前,中科院批准了中科院计算所的一项《股权激励鼓励办法》,它将适用于计算所主导设立、参股的处理器企业龙芯中科。
“当然也适用于江苏产业化基地,龙芯中科也会对我们进行投资。”江苏龙芯梦兰总经理张福新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整个龙芯产业正进一步走向市场化。
记者获悉,上述《股权激励鼓励办法》已推动多年,之前由于计算所属于教育与科研单位,一直未能获得批准。
龙芯最初以项目形式诞生于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及其弟子张福新等人之手。龙芯1号研发成功后,中科院计算所与江苏综艺集团等合资组建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研发。之后又设立中科梦兰与中科龙梦两个产业化子公司,前者侧重研发,后者侧重生产与销售。
不过,由于背后核心研发体系、团队、部分组织管理者多为中科院计算所人员,因此,这种表面的公司制并不能让龙芯真正走向市场化。张福新曾对本报说,仅靠研究所的力量支撑,龙芯就像小马拉大车,很难走远。
为适应市场要求,加上为融资铺垫,2008年以来,龙芯市场化开始加速,当年组建了“龙芯中科”,它的启动资金来源于计算所种子公司、计算所和团队人士,最终成为一个在体制上与中科院没有关联的实体。
不过,上述资本力量仍过于单薄,龙芯中科最后获得了北京市政府的资金支持,后者还帮它拉来了相关投资机构与基金。目前,龙芯流动资金已能承接联想、曙光等公司的大型项目。
而在下游产业化基地上,也做了一番整合。张福新表示,中科梦兰与中科龙梦后来通过改制、重组,合并为“龙芯梦兰”。扩股增资后,注册资金已从2000万元提高到1.5亿元。目前,龙芯梦兰产权由江苏梦兰、中科院计算所、常熟市政府工业投资及创业团队掌握。
张福新透露,曾有多家风投一直接近龙芯,但它们对于龙芯的成长周期认识不清,对回报周期要求苛刻,这可能会影响龙芯长远发展,于是被拒绝在外。
本报之前曾报道,此前,天津滨海新区曾拉龙芯在当地设立产业基地,答应给10亿元支持,后被北京市政府“挽留”。之后传出北京市打算拿出5亿元设立“中国龙芯公司”。本报获悉,目前实际到位大约5000万元。
不过,胡伟武前几天透露,龙芯中科已得到国家超过10亿元的资金支持。
张福新表示,几年前给钱也没用,因为龙芯当时缺乏产业化能力,现在不一样了,资本确实可以起到催化作用。
“希望未来更加市场化。”他说。之前他没有否认,“龙芯系”有IPO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