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以成本作为单一指标,来解释富士康的内迁动力,是远远不够的。或许更应该留意的是「比较成本」公式下,新的有效需求如何正在大陆地区产生并增长。
事实上,即使经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及近来的劳资问题,都难以撼动鸿海帝国的版图扩张。因为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结构中仍难以取代。
富士康实力难以挑战
经历2009年的业绩下滑后,今年以来富士康订单回暖的迹象已经很明显,除了手机业务即富士康国际受行业景气度及竞争加剧而预警上半年亏损外,其它大部分业务仍有增长。
以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鸿海集团合并报表后,整体销售额上升了43.9%至新台币5443亿元,净利润则上升了34.8%至新台币179亿。需求的上升推高了富士康在大陆地区的扩张势头。
今年第一季度鸿海的总体净利润率微有下滑至3.3%(去年同期为3.5%),这对富士康规模扩张形成一定的压力,因为只有诉诸规模方能抵消毛利的下降趋势。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代工模式的过时。事实上,同期,中国大陆电子品牌企业的净利润遭遇的挑战甚至更为危急──今年第一季度,联想(0992.HK)的净利润率为2.25%,方正科技(600601.SH)净利润率为1.53%。
配合转型开拓内陆
也就是说,仍在坚持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运作的中国品牌厂商,其成本压力甚至远大于被诟病为「微利」生存的代工企业。要解决发展问题,中国的这些品牌厂商必须像他们的海外竞争对手惠普、戴尔那样,尽快加入全球产业分工,将生产外包,因为其比较劣势一目了然──富士康、伟创力等代工企业一年手机主板的产量达到上亿支,国内单个手机厂商的年销售量也只是从几百万到上千万支,规模劣势带来的采购和成本劣势,立见高下。
据报导,大陆以海尔为首的品牌厂商正在「砸工厂」,并将「走向大量制造外包,企业大幅降低成本的转型之路。」台湾业界预测,这对像富士康、广达、和硕等开始把眼光从海外客户转向大陆的台湾代工企业而言,预料会在大陆企业的转型中获益。
富士康洞烛先机开始拓展武汉、重庆、山西等内陆省市。郭台铭曾表示,未来「黄金十年,赢在大陆」其做法包括,培养大陆干部,开发大陆客户。华为、中兴、海尔等大陆知名品牌厂商,也早已进入富士康的客户名单,成为富士康的转型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鸿海公开数据显示,除了持续对大陆制造工厂汇出投资,鸿海近年亦以参股形式投资了部分软件开发、专业设备的生产和研发公司,例如阿里旗下的三家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新雅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等。虽投资额不大,但可窥见它正在试探掘金大陆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