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龙芯CPU的竞争力在哪儿?
胡伟武:现在的信息产业是在垄断下发展的,是一种不理性的发展。比如有些系统明明够用了,它却总让你升级,让你觉得不够用。这背后就有利益驱使。龙芯的竞争力和定位不一样,我们要在“够用”的基础上实现低成本、低功耗。我们要改变既有商业模式,这是关键。
中国青年报:这就是我们要制定的游戏规则?
胡伟武:是的。我们不能总按照人家的游戏规则来玩儿。具备一定能力之后,我们可以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我们要使信息化惠及全民。信息化不是为精英阶层设立的,而是为全民设立的。在中国,只有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全民实现信息化,才能叫信息化的普及。
中国青年报:我国也制定出一些自己的标准,比如文档格式标准,但好像不够普及。
胡伟武:对,我们有标准,但没广泛用起来。中国在IT领域很开放,美国都比我们讲政治。比如,美国国务院本来要买一万套IBM电脑的,在联想收购IBM电脑后,他们就不买了。再比如,即使是英特尔的芯片,只要不是在美国境内生产的,美国军方就不采用。
中国青年报:现在市场上有龙芯产品吗?
胡伟武:我们生产的个人电脑已经上市了,但这不是我们的发展重点。我们想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做透,真正把产业环境做好。我不是说要彻底打垮外国产品,我们希望的是,当一个人买电脑时,能认真考虑“我买英特尔,还是龙芯”,如果龙芯成为大家的一个常态选择,那就够了。
中国青年报:要让大家不是靠着民族感情来支持龙芯?
胡伟武:靠民族感情,最多只能卖一万套。在市场上,只能踏踏实实地做。也许我们现在还造不了奔驰,但可以造桑塔纳,那我就从桑塔纳做起。
中国青年报:最终目标是造桑塔纳还是奔驰呢?
胡伟武:我们的目标不是造桑塔纳或奔驰,而是造就一个产业体系。到2020年,我们的信息产业技术要达到自主可控,具体说就是打造出中国的英特尔和微软。
这10年龙芯是在“骂声”中长大的
中国青年报:过去20年,我们有不少企业放弃了自主研发,改走“贸工技”(指以贸易优先而不是技术优先的发展模式——编者注)道路,比如联想,如果不走“贸工技”,可能就发展不到今天。您怎么看?
胡伟武:联想是受形势所迫,但从整个国家来说,我们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自主创新是“枪杆子”,我们不能把“枪杆子”扔掉。
高技术产品如果全靠买,那成本是不可控的。直接买技术,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它的载体只是一堆纸而已。我们必须拥有高新技术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而能力是买不来的,它只能在自主创新的实践中形成,需要长期积累。不过,一旦有了这个能力,我们就可以长期受益。
我们过去一度忽视技术能力建设,完全盯着钱和效益,把人才队伍都散掉了。能力失去后要重建就非常困难。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的 “两弹一星”是靠自己的计算机做出来的,但到了八九十年代,人才全面流失了。我们重新做龙芯时,吃尽了苦头,都找不到会的人了。
中国青年报:我们走了一段弯路?
胡伟武:从国家角度来说,这也许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过分强调自主和过分强调开放都不行。我们现在得把它们结合起来。历史不能重演,关键是我们现在怎么做。我们必须盯住能力建设。技术可能两三年就过时了,但能力是可以跟着市场变化成长的。
中国青年报:您曾说,希望到2040年,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能用上我们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及系统芯片。您这种自信从哪里来?
胡伟武:中国人身上有很多东西,我们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彩电业崛起,美国所有电视机生产商都关门了。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发明计算器时,我们根本想不到不过5~10年,所有计算器都是“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