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SMT资讯 » 正文

富士康天价告记者:不对称的战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4  来源:新浪科技,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298

  隐情

  媒体和富士康合演一场闹剧?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整件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强硬,确实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

  据悉,富士康之所以一意孤行要告两个记者,正是这位掌门人的授意,这位台湾首富面对“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的指责也是置之不理。

  而双方握手言和,令不少关注此事的人觉得转折过大,甚至有称这次的握手言和的结果非常的暧昧,既互相吹捧又语焉不详,令人猜疑。怀疑这一闹剧就是媒体和富士康合体导演的结果。

  2004 年,时任台湾《工商时报》记者旷文琪因报导一篇关于鸿海与英特尔平台相关的产业新闻,被鸿海公司于当年4月底以索赔3000万元向法院申请冻结其名下资产与薪资。8个月后,鸿海与《工商时报》达成协议,撤回诉讼。事后,郭董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告记者只是为了求真相,用了创新的方法,并称,“这虽然是第一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假如

  制造心的话题转移人们视听

  “劳工门”事件的产生,更多体现出了对大陆劳动法律法规的蔑视和对员工包括劳动权和休息权,尤其按劳索酬权利的不尊重。而对于富士康天价起诉媒体记者,更显示了其对媒体监督权和知情权的一种漠视。

  假如,事发后富士康能及时进行自检自查媒体报道的情况。如果有,企业不回避不推脱,尽快出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与地方政府和工会组织及时沟通,列出整改方案。

  再假如,富士康能与媒体积极沟通,本着坦诚的态度告知最新事件发展动态和企业的应对措施。如果媒体有不实报道存在,则以成熟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以使合作关系不受危机事件影响。

  一场持续两个月的闹剧偃旗息鼓,为什么富士康对这两篇报道如此愤怒,我们并不清楚。财大气粗的企业不缺智囊团,危机公关的战术除了声泪俱下也可以高调的愤怒:也许是杀一儆百,也许是声东击西。

  富士康拔出了剑,显然本意不是仅仅恐吓两个记者,既然曝光不可避免,事件已经发生,不如掀起更大的波澜,用新闻来制造新闻。而且,是制造出更热的话题来转移人们视听,各大媒体更是自告奋勇加入了这场战争。当更多的人去关注那件极不对称的诉讼案风起云涌的时候,就渐渐淡忘了“劳工门”事件本身。当富士康和《一财》握手言和的那一刻,可以换个角度说,富士康仅以向两个人道歉的较小成本,获得了社会的原谅。

  本报记者 程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注册指南 | 网站制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0903391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