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SMT资讯 » 52smt.com过刊 » 正文

本土IT厂商冀望移动互联新机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26  浏览次数:328

 

  ARM是一家IP知识产权授权公司。通常ARM将技术授权给芯片设计公司,后者生产出芯片给OEM厂商,然后再由OEM厂商生产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在手机处理器领域,ARM垄断了全球90%以上市场,全球30多家设计公司、50多家操作系统公司和200多家半导体制造商都在使用ARM处理器。

  在移动互联的趋势下,ARM也开始向MID市场领域进军,其提供的基于ARM的处理器架构与英特尔的X86架构形成直接竞争。

  “我们并不想与英特尔竞争,但是英特尔却总想挑战ARM。”7月18日,ARM公司全球CEO Warren East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ARM和英特尔的商业模式很不同并不产生直接竞争。英特尔在WiMAX芯片领域每年要向ARM公司支付大笔版税,是ARM的重要合作伙伴。如果一定要说竞争,那是基于采用ARM架构的芯片公司与英特尔的竞争。

  吴庆峰认为,基于ARM架构的芯片能够在手机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是因为ARM架构的单线程处理模式可以将单任务的完成发挥到极致,但这种架构在面临多任务同时操作的MID市场上时将遇到挑战,这方面英特尔X86架构更有技术优势。

  尽管如此,英特尔的竞争对手高通、德州仪器纷纷开始选择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推出适用于MID市场的芯片。

  Warren East认为,品牌厂商选取MID芯片时,不光要看芯片的技术、功率等问题,还要看成本以及是否能够稳定供应。ARM的竞争优势在于,选择ARM架构的芯片厂商有20-40家,这些芯片厂商构成的生态系统能够为品牌厂商提供较为稳定的供应,这是英特尔一家所不具备的优势。

  中国厂商机会

  “其实无论是英特尔还是ARM,他们对MID市场的态度都是很微妙的。”一家不愿具名半导体设计公司内部人士接受采访时说,因此尽管人们对MID产品定位和市场潜力很看好,但是该产业的前景依然不明朗。

  该人士说,MID的出现对PC和手机市场都有很大冲击。英特尔占有PC芯片市场的很大份额,对MID产品心态一直很矛盾:做,则会影响传统PC市场;不做,则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抢先,因此对发展MID市场态度一直比较暧昧。同样的情况对ARM也存在。

  因此,真正想大力发展MID的只有那些“没有既得利益可失去”的厂家,一类是像Google这样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供应商,还有一类则是中国的数码厂商。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PC对中国电子厂商是一块“失去的战场”,由于核心设计被台湾OEM大厂抢得,国内PC厂商基本沦落为组装厂。反而是在MP3、手机领域,国内电子厂商尤其是芯片设计厂商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想MID可以给中国数码厂商一个全新的机会。”上述人士说,尽管从功能上看与笔记本电脑无异,但是由于缩小了尺寸,适用于传统PC和笔记本电脑的硬件产品并不适用于MID,这意味着国内厂商将有新的机会参与到MID这个全新的市场。该人士所在的公司目前已经在与ARM公司合作,就MID产品芯片进行设计研发。

  “我认为在MID领域诞生‘联发科’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大难度。”isuppli半导体行业分析师顾文军说,MID产品芯片比较高端,消费者对它的要求比较高,中国芯片设计厂商在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还比较欠缺。另外,从功耗的角度来看,MID可能需要65纳米甚至以下工艺,但在国内的设计产品中要达到90纳米以下已经很有难度。

  也就是说,对于武东这样的小型电子厂商来说,MID也许并不是向手机和MP3那样容易“整合”的产品。

  吴庆峰说,深圳不少电子厂商都是以低成本取胜,前提是产业链完善,各类元器件供应都很充足。但是目前MID产品成本普遍很高。以液晶屏来说,能够提供4.8英寸800×480分辨率、有触摸技术的3毫米液晶屏的厂家目前只有LG和三星,能够提供CPU、芯片组、存储SST的厂家也不多。这些都导致了MID产品价格将居高不下,因此小型电子厂商很难在短期内挑战品牌厂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注册指南 | 网站制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0903391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