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网讯】中国副总理王歧山28日会见近六十位台商,多数是台湾上市公司负责人、顶尖企业界人士。对这些企业家来说,他们更关注大陆能否营造完善的市场机制,保护知识产权,两岸经济合作定位,以及如何布局大陆。
《中国时报》报道,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此次座谈中最强调的,就是大陆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对这位从北京、山西、上海到广西都有大量投资的企业巨擘来说,如何从“制造的鸿海”转变成“科技的鸿海”,知识产权是其中关键。
郭台铭曾以“学种稻子到收割要三年时间,擦口红却只需十分钟”来表明对侵权行为的愤怒。近年,鸿海在台湾、美国申请专利都名列前茅,“大鲸鱼”面对大陆高层,自是提出他对大陆保护知识产权的忧虑。郭台铭的担心早在数年前也反应在比尔盖兹身上,但最终并未得到解决。
润泰集团董事长尹衍梁说,他最关心的是,两岸未来经贸合作如何定位。这次座谈会上,不管电子、传产或金融业,大企业家最关心的还是两岸经贸合作的定位。
2005年“国共论坛”虽已提出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萧万长也主张建立共同市场,但大企业家担心的是“时不我与”。建立经济合作机制并不容易,以大陆与香港通过的三阶段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之协议)来说,也是经过两地官学商各界共同探讨六年才得出成果,何况并不存在政治问题。
但台湾大企业家面对的,是迫在眉睫的“东盟十加一”、“十加三”,数千项产品零关税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近年移厂东南亚,改变全球布局计划。直到今天,两岸最基本的投资保障协议、金融监理备忘录(MOU)仍在“只闻楼梯响”阶段,时间早已不站在企业家这方。
大企业家积极参与台商困境座谈,也因为一旦中小企业面临关门破产,大企业将失去下游厂的支撑。除关心长远及宏观布局外,促进大陆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台商(台湾)在大陆市场的边陲地位,争取国际化及全球化布局先机,才是大企业家最关切的话题。
大企业家并不在乎大陆会不会修改法令细节,也不在乎优惠政策持续多久。他们在乎的是,建立一个让企业能永续经营及生存的市场竞争机制,才能在健康的游戏规则中获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