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SMT资讯 » 52smt.com过刊 » 正文

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业的福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23  浏览次数:399

B

  发展:7年开拓渐成“聚宝盆”

  行至与杭徽高速公路互通的开发区主入口,便看到一座高耸的立塔拔地而起,这幢由浙江万马集团建造的高达158米的厂房是目前国内建筑最高、生产工艺最先进的电缆生产立塔之一,已经成为临安经济开发区的地标。而这座立塔也似乎预示着临安经济开发区快速的崛起。

  “短短七年,开发区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黄国林告诉记者,七年前,临安经济开发区还是个默默无名的小辈,批准面积少,产业基础薄,环境容量小。七年后,在众多开发区先行一步的情况下,临安经济开发区不仅成为我省首批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的开发区之一,还相继获得了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浙江省最具投资环境竞争力开发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看看已经入住开发区的主人:连续两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视察过的、世界空分设备领先的制造商杭州制氧机集团;世界物流搬运设备制造商、国内第二大叉车制造企业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百年西子,争做永磁电机专家的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国内数控机床一流企业杭州凤起机床有限公司……这些龙头企业和项目纷纷集聚临安经济开发区,正是这块热土渐成投资宝地最好的佐证。

  C

  目标:软硬设施促特色之路

  七年时间里,临安经济开发区通过不断的吸收养分,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临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之路。

  从最初的“污染不能达标治理的项目不进”到环保前置、建立完整的项目入区评估体系,从最初的招商引资到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选商择资。七年中,开发区婉拒了总投资超过40亿元的项目,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污水处理工程、污水提升泵站、在线监测系统、污水收集管网等等,“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成为开发区新时期的努力方向和最终目标。

  2002年初,开发区明确提出了“三年迈大步、五年成规模、十年变新城”的发展目标,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促进“农业向工业转移、农民向市民转型、农村向城市转变”,造区和造城同步推进。50多公里长的城市道路形成纵横交错、畅通无阻的交通网络,来自于太湖源头的自来水实现与临安主城区同网同质同价,华东电网供给的电力确保开发区不停电,区内的供热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电信、电讯、宽带等工程全面完成。

  为了让客商在开发区“宾至如归”,临安经济开发区把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永恒的主题,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服务机制。特别是大批杭资骨干企业梯度转移后,从2006年的项目推进年到2007年的项目动建年再到2008年的项目竣工年,开发区实施“项目化管理,制度化推进”工作机制,建立了工作进度督查通报制、日报制和取消双休日、每天17小时工作制等七项制度,实施了机具不停、雨天不停、夜间不停、节假日不停“四个不停”办法,提出了不讲理由、不提困难、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三不一看”工作要求,力促项目早竣工、投产,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浙江大学等周边一批知名高校和境内的浙江林学院组成的“家门口的高教园区”,也为到开发区投资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注册指南 | 网站制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09033911号-6